查看原文
其他

偶像系列|综艺催热的中国偶像市场,2019年将如何养成?

东西经纪研究组 东西文娱 2019-10-20

本文为东西经纪研究组根据现场调研和此前研究梳理。


关键词:偶像综艺|青春有你|以团之名|创造营2019|韩流


撰文

EW AM|刘婉莹  Lydia Liu


2019年伊始,偶像产业的平台之争已经悄然开启。


先是优酷突然抢播《以团之名》,而《青春有你》紧随其后于周一上线并且一周双更试图赶平《以团之名》的进度,腾讯在两个平台纷纷上线之后也立刻官宣了节目《创造营2019》。三档节目都以选拔男团为目标,并且模式类似,被拿来比较是无法避免的。


从已播出的两档节目来看,《青春有你》在选手实力上表现突出,而戏剧性的是,《以团之名》选手虽然实力受到质疑,却也因为反差颇多的表演引发热议。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偶像团体与综艺节目之间标准上的错位。


去年的偶像产业依赖大热综艺迎来了破冰,几个平台在产出偶像后也顺势推出了相应的打歌节目为组合提供表演平台(相关链接中国式打歌节目的上限与下限|EW观察),新产出的偶像也利用综艺所提供的流量红利频繁的出现在各个节目活动中。但是与之相应的偶像生态配图并未跟上。对于产业来说,利用综艺导流虽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捷径,但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偶像产业的长远发展。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今年更多的平台参与到偶像产业之中,也会将有更多的资源流向产业。在前期偶像专题的研究上,我们将持续关注国内偶像产业的变迁。综艺推偶像的模式会在今年有何发展,而脱离综艺的偶像产业能否有足够大的能量,这一切都值得期待。



下为正文,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2018年偶像元年启幕


2018年1月爱奇艺制作的《偶像练习生》率先开播,拉开了“偶像元年”的序幕。不管是最终出道的NINE PERCENT各位成员还是参赛的各家公司在赛后成团出道的“乐华七子”、ONER等等组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紧随其后,由腾讯制作的《创造101》也开始播出,女练习生的选拔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两档节目的热播效应下,偶像产业被搬上了台面,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与日韩相比还很不成熟的国内偶像产业上。通过四个月的节目,头部选手的商业价值得到了快速拔升,成为了2018年流量艺人的中坚力量。


但是,从运营上来看,偶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管是《偶像练习生》还是《创造101》都在比赛结束后与练习生原经纪公司产生了一些行程规划纠纷,共享经纪约的模式在国内各方的利益博弈下无法实现。



此外,两档节目作为依赖粉丝氪金的选秀节目,将粉丝经济中的一些灰色地带暴露出来,引发政策上对偶像产业的管控。限制未成年录制上星节目等等规定都多少影响到了刚起步的偶像产业。


在两档节目实现产出偶像的目标之后,两个平台又相继推出了打歌节目作为流量的延续。但从播出效果来看,节目并未出圈,仍旧是粉丝占据主导地位,而本来打着全年不间断播出的旗号的《由你音乐榜样》,最终于年末播出12期后收官进入休整期。


可以看到,偶像产业在2018年始于综艺,又以综艺结尾。尽管通过两档节目让2018年迎来了国产偶像组合的新一波热潮,但是更多的只是在产出,而在运营与热度的持续上没有产生足够的效果,而下半年配套播出的打歌节目更是在流量上与上半年的节目相距甚远,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虎头蛇尾”。

 

2019年的三档偶像选拔综艺开打


进入2019年后,三大平台开始了新一轮在偶像产业上的争夺。


与2018年不同,这次优酷也入局,推出了其2019年首档网综《以团之名》,以“团魂”为核心概念。从赛制上也可以看到,优酷作为三大平台中最后入局的,为了实现差异化打出了“团进团出”的概念,成团之后不再有人员变更,而是进行团体的选拔,突出团体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运营上,尽管还未对未来最终出道的团体运营方和运营方式进行公布,优酷也表达了会有独特的运营合作机制,同时背靠阿里大文娱帮助在资源上给予出道团体包括IP《头条都是他》定制剧在内的帮助。但是在第一期播出之后,参赛选手的实力则受到了吐槽,在某种程度上对节目的口碑产生了影响。


爱奇艺的《青春有你》也在近日上线,对节目的剪辑和赛制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节目模式的创新,在第一集节目中可以看到练习生是分两个不同的区域落座的,这是因为节目环节设计变化而产生变动;其次为了突出练习生的专业性,新增了由著名艺术家蒋大为、黄豆豆、滕矢初、王洁实组成“艺术指导团”。


在去年NINE PERCENT运营的基础上,爱奇艺也希望从节目录制阶段就有所优化,总制片人姜滨就表示:“在整个内容录制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加强灌输关于团队表演和团队凝聚力的内容在里面,希望传递的跟我们做这个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就是成团。”


从第一期的播出结果来看,已经制作过一季《偶像练习生》的爱奇艺在剪辑和舞台效果的处理上都更为成熟,练习生的实力也没有出现过于参差不齐的情况。


最后便是刚刚官宣的腾讯视频,将节目更名为《创造营2019》,预计在第二季度上线。在此之前的腾讯V视界大会上,腾讯视频宣布制作《创造101》第二季,并且任命迪丽热巴为导师,同时将节目的核心理念设置为“重新定义男性审美”。尽管腾讯并未披露节目的玩法,但外界普遍猜测是男版10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个平台的偶像综艺均为男练习生的选拔,这就意味着三档节目结束后即将产生300为男偶像,极大地扩充了当前偶像市场上的偶像规模,这与偶像产业上男偶像的女粉丝占优不无关系。

 

关于综艺产出偶像模式的利弊讨论


与日韩先有偶像后有选拔的顺序不同,国内起步阶段的偶像产业是依赖《创造101》这样的选拔类真人秀节目来实现偶像产出阶段的流量积累的。比起Produce系列对韩国偶像产业的影响(相关链接:《produce101》韩国制作方M-net:如何持续地靠偶像比赛挣钱?),国内因为平台的缺乏以及机制的不完善,更多时候都是综艺助推偶像产出,通过三到四个月的节目播出实现流量速成。这种模式实际上对国内还刚刚开始的偶像产业来说有利也有弊。


节目模式:数量VS 质量


通过一季的节目制作,可以迅速向市场输出上百位的偶像,短时间内弥补了市场内的数量空白。将多家经纪公司的练习生集聚到一档节目中,以综艺的形式展现舞台,也将传播效果集聚,避免了分散化推出团体对流量的分流,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这是模式的优势所在。


去年一年通过两档节目,输出了男女练习生各100位,而未出道的练习生在返回原公司后往往为了维持热度与人气,短时间内便由公司成团或者solo出道。因而,可以看到去年一年时间里便出了多个偶像组合活跃在各个平台上。而今年三个平台同期制作男练习生的选拔节目,短期内共会有300位练习生即将出道,这无疑是对国内偶像市场规模的极大扩充,综艺节目无疑成为了偶像产业规模扩大的途径。


然而数量的快速扩充并不意味着竞争力的快速上升,对于国内的偶像产业来说,本身就是刚刚起步,短短两年内就播出了多档节目,每一个节目又有上百位的练习生参与。从去年《偶像练习生》结束到今年《以团之名》、《青春有你》等节目的开播,中间不足一年的时间却需要培养出约300名练习生在具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参与节目,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参赛练习生实力的担忧。


对此,《以团之名》的总监制宋秉华则表示,“韩国人口大概是我们的1/30,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成熟的团体在那里,韩国的模板充分说明了这个里面市场空间是足够大的,中国刚刚我看统计是13.9亿,14亿人口在这么大的市场里面,我们其实是处于演艺团体供应不足的情况中。”


同时,通过之前的两档节目也可以发现,节目的流量汇聚在头部选手上,而对于早早被淘汰的选手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流量带动作用,300位练习生最终能够取得一定热度的练习生并不占多数。



节目制作:综艺 VS 实力


当前已播出的几档节目都被观众诟病参赛的练习生实力不足,但对于节目来说,利用练习生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这一进步过程,是真人秀可看性所在,这就引发相应地冲突——对于这一类节目来说,综艺效果与实力谁更占优。


综艺节目作为平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为练习生积累流量,比起通过长时间的各种运作来走进大众视线,参与这样的综艺无疑是一条捷径。但综艺所能带来的流量也同样具有时效性,会随着综艺的结束而逐渐下落。因而,要想一直维持流量,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能力来防止粉丝流失。


节目或者说平台方作为流量的提供平台,同时具有偶像选拔与真人秀综艺两种属性,需要在综艺效果与业务能力中进行平衡,过强的综艺效果弱化实力会对节目的口碑产生影响,而过多的业务能力展现缺少综艺效果反而有可能抑制住节目的“出圈”步伐。


放大来说,偶像的受众是粉丝,而综艺的受众则不仅仅局限于粉丝。因此,平台方在进行参赛练习生的筛选时,表示在实力之外还将人物性格以及他在节目中将要表现出来的节目故事和性格结合所产生的剧情纳入考量,追求两方的平衡。



节目后的运营:个人 VS 团队


在韩国偶像工业化体系中,偶像组合的运营逻辑是由经纪公司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最终制作出各方面实力都齐聚的组合,个人的品牌形象因此依附于组合,在组合发展至一定水平之后再寻求个人发展,因而是先组合后个人的逻辑。


然而,对于产出偶像并实行限定组合运营的综艺节目来说,个人价值的产生早于团体的诞生,人气影响了最终组合运营中的资源分配,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加总为组合价值。


在之前的《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中,偶像都以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竞争,经过限定期的组合活动,再重新进入到个人的运营模式中。这就导致了综艺产出偶像模式呈现出先个人后组合再个人的运营逻辑。


综艺模式的逻辑下,综艺制作方对组合的运营既需要与练习生的原经纪公司进行博弈,也要考虑如何利用团队与个人的价值,实现平衡与利益最大化。这种冲突在去年成团的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


Produce系列综艺在吸取了第一季并行活动模式的经验后选择自第二季开始隔断经纪合约,而在国内,在去年两档节目的利益纷争影响下,今年《以团之名》以“团战”来尝试破局,而后《青春有你》也宣布今年会采取一定方法来保障后续运营,效果如何还需观望。

 

 ❹

2019年国内偶像产业发展展望


进入2019年,一方面是平台方加强了偶像产业的布局。除了300个偶像将会通过节目产出之外,背靠BAT的三个平台也将投入更多的后续资源来实现出道团体的运营,从而实现整个偶像产业链的介入最终获益。


以火箭少女为例,出道以后腾讯系给予了诸多资源倾斜,比如演唱腾讯影业参与投资的电影《毒液》的中国地区主题推广曲等。在综艺产出偶像的模式下,综艺之后平台在整个偶像产业链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许会产生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则是经纪公司。在看到了2018年偶像产业的潜在机会后,许多公司都开始着手培养练习生,除了已经在偶像产业有所成就的乐华、香蕉娱乐等公司,影视公司如嘉行等也开始设立练习生部门并且参与综艺节目。


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入局势必会导致激烈的竞争,这种纷纷入局的行为导致了短期内经纪公司以及其制作的组合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但随着偶像产业愈发受到关注,激烈的竞争必定会在一段时间后产生公司的淘汰,也会有一部分公司逐渐走向头部。



除了国内的经纪公司,在“限韩令”有所松动的背景下,一些韩国公司也开始依据其“韩流本土化”战略开始推出组合。早于2018年,JYP就与腾讯合资推出了组合Boystory,而今年伊始SM也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组合威神V,并且与《以团之名》合作录制了节目。根据预测,今年JYP还将推出一个全中国人的男子组合,而在韩发展的中国籍偶像也纷纷回国开展活动。


韩流以韩国受训的中国偶像组合的方式归来,对国内的偶像产业是冲击,也将是一种推动国内偶像实力提升的机遇。



前期阅读

(点击链接或图片阅读)

全球市场|中国视频平台或将打开付费“议价空间”

M-net如何持续地靠偶像比赛挣钱?

偶像专题|韩流2018总结与展望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